A股虚假繁荣:权重股强撑指数,散户血汗钱遭收割
疲软震荡下的虚假繁荣:周二盘面批判
周二的A股市场,与其说是“翘尾翻红”,不如说是勉强维持了表面的体面。沪指那可怜的4个点涨幅,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者,被强行扶起来装点门面。创业板更是直接打了脸,绿油油的收盘价,刺痛着那些还对“科技兴国”抱有幻想的股民。早盘的低开,午后的挣扎,都掩盖不了市场内在的虚弱。这种靠着尾盘几分钟的“异动”来粉饰太平的做法,简直是对投资者智商的侮辱。
指数的遮羞布:权重股的强拉硬拽
不要被那几个红色的数字迷惑了!仔细看看盘面,真正撑起指数的是什么?银行、保险、电力、石化,清一色的权重股。这些“国家队”成员,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,拼命拉升,试图掩盖整个市场的颓势。但这种强拉硬拽,就像是用几根柱子硬撑起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楼,随时都有崩塌的风险。散户们看着这些权重股表演,心里恐怕只有一个念头:这跟自己手里的股票,有什么关系?
数据背后的真相:并非普涨的假象
2419家上涨,2814家下跌,这是周二市场赤裸裸的真相。上涨个股的数量,甚至都无法超过下跌个股,这也好意思说“翻红”?涨幅超过9%的个股有83家?呵呵,看看跌幅超过9%的,也有17家!这种极端分化的市场,根本不是什么“普涨”,而是少数资金抱团取暖,收割散户的血汗钱。这种数据,就像是精心PS过的照片,美化了表面的光鲜,却掩盖了背后的残酷。
缩量上涨的隐患:市场信心的缺失
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“翻红”还是在缩量的情况下发生的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绝大多数投资者根本不认可这种上涨,不相信市场能够持续走强。大家都在观望,都在犹豫,都在等待更好的时机。没有成交量的支撑,任何上涨都是虚假的。这种缩量上涨,就像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根本无法持久。说白了,这就是市场信心的缺失,是投资者对未来悲观情绪的体现。
技术分析的陷阱:3372点共振的再确认?
什么“3372点的分时线高点共振”,什么“强势消化”,这些技术术语,听起来高大上,实际上有多少意义?昨天冲高,今天回调,这不是很正常的市场波动吗?非要用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来包装,难道就能改变市场下跌的趋势?
强势消化的伪命题:警惕诱多陷阱
“3246点附近稳得住,市场属于强势的消化”?这种判断,就像是抛硬币一样,要么对,要么错。如果跌破了呢?是不是又要换一套说辞?这种模棱两可的分析,根本没有任何价值。所谓的“强势消化”,很可能只是主力为了诱多而设下的陷阱。散户们如果轻信这种说法,盲目追高,很可能就会被套在高位,成为主力收割的韭菜。
没有硝烟的战场:板块轮动的困局
所谓的板块轮动,不过是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来回炒作,寻找短期机会而已。今天银行涨,明天可能就换成券商涨,后天又轮到医药涨。这种轮动,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,根本没有任何意义。因为等你发现某个板块开始上涨的时候,往往已经是追高了,风险远大于收益。
银行股的独角戏:其他板块的冷眼旁观
周二的银行股,确实是表现抢眼,但这种“一枝独秀”的局面,反而让人感到担忧。其他板块的冷眼旁观,说明市场整体缺乏联动性,缺乏赚钱效应。银行股的上涨,更像是孤军奋战,难以带动整个市场走出困境。这种局面,就像是一场独角戏,只有少数演员在卖力表演,而绝大多数观众却在昏昏欲睡。
应对策略的迷雾:盯紧个股?耐心等待?
“盯紧个股,个股回踩空间不错的,注意对位;低位个股突发异动的,注意高抛等回踩;动静不大的个股,就耐心等待!” 这段话,看似面面俱到,实则空洞无物。什么叫“回踩空间不错”?什么叫“低位个股突发异动”?这些标准,完全是主观的,模糊的,没有任何可操作性。
模糊的指导:缺乏实际意义的建议
这种“建议”,就像是算命先生的套话,怎么说都有理。如果你的股票涨了,那就是“盯紧个股,注意对位”的结果;如果你的股票跌了,那就是“动静不大的个股,耐心等待”的时机。总之,无论发生什么,都能找到理由来解释。这种缺乏实际意义的“指导”,只会让散户更加迷茫,更加不知所措。
免责声明的背后:谁来为散户的损失负责?
“以上评论,仅供参考,不作为买卖建议;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” 最后的免责声明,才是最真实的部分。一句轻飘飘的“股市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”,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得一干二净。
投资的残酷真相:风险自担的无奈
散户们在股市里搏杀,赚了是自己的,赔了也是自己的。没有人会为你负责,没有人会为你兜底。那些所谓的“专家”、“大V”,他们的话,听听就好,千万不要当真。因为最终为你的投资决策负责的,只有你自己。这才是股市最残酷的真相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