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白干酒高管减持:秋风瑟瑟,江南岸边又有何事?

author 阅读:91 2025-03-07 04:49:25 评论:0

老白干酒高管减持:秋风瑟瑟,江南岸边又有何事?

2月7日晚,投资者翘首以待的老白干酒业绩快报迟迟未至,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纸高管减持公告。三名高管拟减持累计20.25万股,每人减持不超过6.75万股。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诗:‘隐隐歌声归棹远,离愁引著江南岸。’ 歌声已远,但愁绪却挥之不去。

眼看年报将至,高管们却先行“抢跑”,这无疑给投资者蒙上了一层阴影。莫非2024年的业绩真如这寒冬般凛冽?

在资本市场,高管的一举一动,往往被视为重要的风向标。老白干酒年初定下的57.8亿营收目标,如今看来完成的难度系数极高,这或许也是高管们急于套现的原因之一。

一、三年股价连跌,薪酬低于同行,减持或为“补贴”?

公告显示,减持的三位高管分别是副董事长张煜行、副总经理李玉雷和郑宝洪。他们持有的股份源于2022年的股权激励计划,授予价格为每股10.34元。以最近收盘价18.67元计算,浮盈可达80%。

老白干酒的公告称,减持原因是“个人资金需求”。然而,细看2023年高管薪酬,张煜行、李玉雷和郑宝洪的年薪分别为51万、48万和48万,这在头部酒企中可谓凤毛麟角。在20家上市酒企中,仅高于皇台酒业和伊力特,但老白干酒的规模远大于这两家。如此薪酬,难免让人联想到高管们是利用减持股票来“补贴”生活。

然而,减持的时机却颇为尴尬。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,自2025年初以来,老白干酒股价累计下跌11%。过去三年,股价更是持续下滑:2022年跌0.9%、2023年跌17.2%、2024年续跌5%。三年多的连续下跌,也难怪高管们“沉不住气”,选择落袋为安。毕竟,股权激励的授予价格与二级市场股价存在较大价差,利润空间可观。更何况,如此薪酬水平与老白干酒的行业地位也相去甚远。

二、营收增速放缓,存货高企,业绩目标堪忧

高管们在年报前减持,或许预感到了2024年全年业绩的走势。从公开财务信息来看,老白干酒的业绩表现确实不容乐观,57亿的营收目标几乎不可能完成。

首先,营收增速持续下滑。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,营业收入分别为40.27亿、46.53亿、52.57亿和40.88亿,增速分别为11.93%、15.54%、12.98%和-6.29%。去年的营收增速下降明显。

根据2023年年报披露的经营计划,2024年营收目标为57.8亿元。按照前三季度完成情况,还差约17亿元,这在传统业绩淡季的第四季度几乎无法实现。即使参考老白干酒历史上最好的第四季度营收(2023年的14.12亿元),差距仍然不小。因此,老白干酒很可能无法完成年度业绩目标。

盈利能力也在下滑。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,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7.32%、68.36%、67.15%和66.21%,创下近四年新低。要实现10.01亿元的毛利润目标(57.8亿元营收目标减去47.7亿营业总成本目标),难度极大。因为前三季度的毛利润仅为7.37亿元,低于预期。

更令人担忧的是,存货价值不断攀升,截至去年6月底达到35.32亿元的历史新高,存货周转天数高达734天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即使到9月底,存货价值仍然高企,达到34.37亿元,周转天数也维持高位。

与此同时,经销商的拿货积极性不高,9月底的合同负债仅为17.5亿元,同比减少13.6%,且三个季度均呈递减趋势,市场信心不足。

此外,现金流也存在问题。货币资金同比减少17.9%,仅剩14.67亿元,比年初减少近1.6亿元;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也减少了22.5%。

综上所述,老白干酒2024年的业绩表现难以乐观,投资者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